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白足鼠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White-footed Mouse, Deer Mouse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Peromyscus maniculatus (Wagner, 1645)
形態:
背部灰色到灰褐色,腹部幾近白色,耳大、尾長,頭軀幹長7~17公分,尾長4~20.5公分,體重15~110公克。
分布:
阿拉斯加南部,加拿大除凍原外大部分地區,美國除東南部以外地區,墨西哥大部分地區。
生態習性:
棲地多樣,從高山地帶、北方森林、灌木叢、草原、沙漠到乾燥的熱帶地區都有,但不喜潮濕處,會築直徑10公分左右的球形草窩,通常晚上活動、不冬眠,但有時會短暫休眠,冬天會大量儲食,食物包括種子、堅果、漿果、果實、昆蟲、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和腐肉;群居性,雄鼠會協助育幼,群內個體有優勢位序,族群密度每公頃1~25隻,雄性平均活動範圍約1公頃,雌性0.6公頃;終年可生殖,但北方族群主要在3~10月生殖,一年可生3~4胎,懷孕期21~27天,一胎通常1~9仔,出生時體重2.2公克,2週睜眼,3~4週斷奶,雌鼠48.7天可初次發情,野外壽命通常不超過2年,但圈養下可活8年4個月;分布廣、數量多,是實驗的好材料,目前數量仍多。
綱: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目:
囓齒目(Class Rodentia)
科:
鼠科(Family Mur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白足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