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水盂 - 教育百科
ˇ
ˊ
  • 漢語拼音 shuǐ y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uǐ yú
解釋:
一種裝盛研墨用水的器皿。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水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又稱水碗,用來盛裝聖水。古為竹製品,今多以銅或鋁等金屬材質製作,形制有如飯碗,有的在盂內設有圓形插孔,可置放柳枝。
使用時,內盛清水,焚化淨符於其中,道士左手持盂,右手拿著七星劍或帶葉的小樹枝,沾取盂中的聖水,遍灑道場使之清淨。
知識 1:
其他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水盂
功能用途: 祭祀
學域-大分類: 人類-台灣漢人民間信仰
文化區: 台灣
族群: 漢﹝Han﹞
紀錄類別: 台灣漢人民間信仰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