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櫱 - 教育百科
櫱 |
|
- 部首 木
- 部首外筆畫 16畫
- 總筆畫 20畫
- 漢語拼音 niè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niè |
解釋:
[名] 1.樹木砍伐後長出的新芽。《書經.盤庚上》:「若顛木之有由櫱。」《國語.魯語上》:「山不槎櫱,澤不伐夭。」 2.泛指枝幹新長的枝芽。《孟子.告子上》:「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櫱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ㄋㄧㄝˋ 1. 樹木砍伐後長出之新芽。段注本《說文解字.木部》:「,伐木餘也。……櫱,或从木,辥聲。」《廣韻.入聲.薛韻》:「櫱,木餘。」《書經.盤庚上》:「若顛木之有由櫱。」《國語.魯語上》:「山不槎櫱,澤不伐夭。」宋.蘇軾〈巫山〉詩:「當時伐殘木,牙櫱已如臂。」 2. 泛指枝幹新長之枝芽。《孟子.告子上》:「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 3. 罪。通「孽」。《廣雅.釋詁》:「櫱,罪也。」清.王念孫.疏證:「櫱,通作孽。」 4. 姓。見《廣韻.入聲.薛韻》。 ㈡ㄜˋ,ㄋㄧㄝˋ之又音。 |
|
注音: | ㈠ㄋㄧㄝˋ ㈡(又音)ㄜ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櫱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