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硬氣 - 教育百科
ˋ
˙
  • 漢語拼音 yìng qi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ìng qi
解釋:
1.剛強有主見、有氣魄。《紅樓夢》第八○回:「薛姨媽聽見金桂句句挾制著兒子,百般惡賴的樣子,十分可恨,無奈兒子偏不硬氣,已是被他挾制軟慣了。」《醉醒石》第一四回:「婦人硬氣,破書本,壞傢伙,舊衣衫,不拿他一件。但弄得箇無家可歸了。」
2.心安理得、泰然無愧。《兒女英雄傳》第三二回:「以後他離了我,設或遇見有過邊疆上的機會,可得求下二叔,想個方法兒叫他一刀一鎗的巴結個出身,一樣的合賊打交道,可就比保鏢硬氣了。」
3.發脾氣。《金瓶梅》第一一回:「怪行貨子!想漢子便別處去想,怎的在這裡硬氣?」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硬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ngē-khì/ngī-khì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有骨氣,不輕易低頭、不隨便妥協。
同義詞: 硬骨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硬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硬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