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禺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番禺縣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區域。《管子.侈靡》:「王者上事,霸者生功,言重本,是為十禺。」唐.尹知章.注:「禺,猶區也。」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一種長尾猿。長尾,赤目。《山海經.南山經》:「(招搖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晉.郭璞.注:「禺似獼猴而大,赤目長尾。」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ㄩˊ

1. 區域。《管子.侈靡》:「王者上事,霸者生功,言重本,是為十禺。」唐.尹知章.注:「禺,猶區也。」

2. 日近中午之時分。《隋書.卷一九.天文志上》:「晝有朝,有禺,有中,有晡,有夕。」《新唐書.卷三六.五行志三》:「乾符六年秋,多雲霧、晦冥,自旦及禺中乃解。」

㈡ㄩˋ

猿類。長尾,赤目。《說文解字.甶部》:「禺,母猴屬。頭似鬼。」《山海經.南山經》:「(招搖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晉.郭璞.注:「禺似獼猴而大,赤目長尾。」

注音: ㈠ㄩˊ ㈡ㄩ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禺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