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潮稜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idal prism
作者: 許銘熙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感潮河川常流量情況下,介於漲潮最高水位與退潮最低水位間之水體積稱為潮稜,如圖所示。
  感潮河川中,因海潮之作用,使得河川中之水位每天約有二次呈現週期性之漲落,其週期約為12.45小時。愈接近河口段之水位,其振幅愈大。漲潮期間河口水位漲高,水流流向內陸;退潮期間,河口水位降低,水流流向河口。河川中漲潮最高水位與退潮最低水位之時間差約為半個潮週。
  若上游陸地上流下之淡水流量遠小於潮水引起之潮流量,則潮陵量將接近於漲潮期間內(半個潮週時間)河口之海水流入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潮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