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窀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ㄒㄩㄝˋ
  • 部首外筆畫 4
  • 總筆畫 9
  • 漢語拼音 zhū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ūn
解釋:
參見「窀穸」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窀穸」:

⑴ 埋葬。《龍龕手鏡.穴部》:「窀穸,下棺也。」《左傳.襄公十二年》:「春秋窀穸之事。」晉.杜預.注:「窀,厚也。穸,夜也。厚夜,猶長夜。春秋,謂祭祀。長夜,謂葬埋。」南朝宋.謝惠連〈祭古冢文〉:「輪移北隍,窀穸東麓。」

⑵ 墓穴。《後漢書.卷五七.杜欒劉李劉謝列傳.劉陶》:「死者悲於窀穸,生者戚於朝野。」《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將軍已去,悵大樹之飄零;名士高談,謀先人之窀穸。」

注音: ㄓㄨㄣ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窀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