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圍子 - 教育百科
ˊ
˙
  • 漢語拼音 wéi zi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éi zi
解釋:
1.圓圈。《太平廣記.卷一五八.陰君文字》:「以筆墨畫紙,作九個圍子。」
2.圍成一圈的侍衛人員。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車駕詣景靈宮孟饗》:「數十人繫鞭視從,圍子三五重,皆執骨朵。」
3.用土石築成的堡壘。如:「土圍子」、「牆圍子」。
4.遮蔽用的布。《程乙本紅樓夢》第一四回:「就是方纔車轎圍子做成,領取裁縫工銀若干兩。」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圍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