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簡約原則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aw of Parsimony
作者: 但昭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簡約原則又稱「奧克漢的剃刀」(Ockham's Razor)。是中世紀哲學家奧克漢(William Ockham, 1285~1349)所提出。奧克漢認為在解釋我們所觀察到的事物上,非不必要的觀念或假設不用提出;假如一個事物可以為兩個理論所解釋,那麼那較簡潔的理論就具有優越性,只從簡潔的理論探討,軌可得到答案,無須再去探討繁瑣的一個。
  簡約原則在方法論上廣為接受,但有些理論家也質疑這項原則。他們指出,有些理論固然較為複雜,但若能較貼切的解釋事物,其優越性也高於那能解釋同一事物的簡單理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簡約原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