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斂跡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liàn jī |
解釋:
1.隱蔽起來,不敢露面。《抱朴子.外篇.知止》:「夫矰繳紛紜則鴛雛徊翮,坑阱充蹊則麟虞斂跡。」 2.退隱。《晉書.卷八六.列傳.張軌》:「加以寢患委篤,實思斂跡避賢。」唐.岑參〈終南山雙峰草堂作〉詩:「斂跡歸山田,息心謝時輩。」 3.自我約束,不敢放縱。《新唐書.卷一七五.列傳.劉栖楚》:「栖楚一切窮治,不閱旬,宿姦老蠹為斂跡。」《醒世恆言.卷三九.汪大尹火焚寶蓮寺》:「蒞任之後,摘伏發隱,不畏豪橫,不上半年,治得縣中奸宄斂跡,盜賊潛蹤,人民悅服。」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斂跡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