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緊急計畫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PZ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Emergency Planning Zone頭字語,在制定核能電廠緊急計畫時,依電廠周圍民眾因直接輻射曝露或因飲食接受輻射曝露可能性而劃出的區域,俾在遇核能電廠發生嚴重事故時,對區內民眾施以適當的保護措施。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緊急計畫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emergency planning zones, EPZ
日期: 1984年
出處: 保健物理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緊急計畫區共分二區。較小的區域為一單純的緊急計畫區,半徑約為10英里或16公里,包括業已存在的低密度人口區。防護行動主要是減少全身暴露,無論是來自煙羽或堆積在地面上的放射性物質,並且在某些併發的情況下是對付緊急撤退和避難,其次是關切來自呼吸的暴露以及使用甲狀腺阻滯藥物。較大的緊急計畫區半徑約為50英里或80公里,包括10英里半徑的較小區域。防護行動主要是減少來自攝入飲食的暴露,特別是制止牛奶、水、農產品等的暴露途徑。這緊急計畫區是在美國賓州三哩島核能電廠發生事故後才提出的,是否適用於我國的情況,尚待研究。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緊急計畫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