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緩和 - 教育百科
ˇ
ˊ
  • 漢語拼音 huǎn hé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ǎn hé
解釋:
  1. 使局勢、氣氛等變得平和。
    【例】由於媽媽的安撫,使我緊張的情緒慢慢緩和下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緩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關連字詞
相似詞: 和緩、鬆弛
相反詞: 緊張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ǎn hé
解釋:
1.為避免衝突,以和平方式處理。如:「辦公室的氣氛太緊張,應該有人出面緩和一下。」
2.事態平和。如:「他說話時,語氣十分緩和。」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緩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itigation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為避免或減少環境衝擊而採取替代方案或作補償措施。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緩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落軟
相似詞 和緩、鬆弛 相反詞 強化、激化、緊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