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多羅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duō lu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uō luó
解釋:
1.眼睛。比喻精明能幹。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我做斗子十多羅,覓些倉米養老婆。」
2.做事魯莽,纏夾不清。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折:「我可也千不合,萬不合。一時間做事忒多羅,沒來由結識這個,義認那個,我正是識人多者是非多。」
3.滿洲話。加於爵位上的美稱。如:「多羅郡王。」
4.植物名。冬青科冬青屬,常綠喬木。高十五公尺,樹皮灰黑,葉呈長橢圓形,可供書寫。盛產於南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多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