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鄧肯,麗莎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uncan, Lisa (1896-1976)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原籍德國,後來改入法國籍的鄧肯派舞蹈家。她六歲起進入鄧肯在德國Grünewald地區開設的舞蹈學校。1908年,開始跟隨鄧肯到歐洲各地巡迴公演。1914年,在巴黎擔任鄧肯的小助教。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她被鄧肯帶回美國收養,成為鄧肯的六位義女之一。1921年,她與另外兩位鄧肯的義女艾瑪(Irma)和瑪莉亞.泰瑞莎(Maria-Theresa)隨鄧肯到俄國演出。後來,自己回到美國和其他兩位鄧肯的舞者安娜(Anna)和瑪歌(Margot)到歐洲公演。在公演結束後,麗莎決定留在巴黎發展,並發揚鄧肯的舞蹈藝術。1930-1932年間,她曾與法國舞蹈家波米耶斯(Georges Pomies)合作。麗莎的舞蹈觀念和教學方法完全傳承鄧肯,但她自己也創作了一些作品,如《奧菲斯》(Orpheus)和《愛之圓舞曲》(Valses d´amour)等。
參照:
J. Robinson《Modern Dance in France-An Adventure 1920-1970》1997.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鄧肯,麗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