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綽子 - 教育百科
ˋ
˙
  • 漢語拼音 chuò zi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uò zi
解釋:
1.背心。宋.高承《事物紀原.卷三.旗旐采章部.半臂》:「唐高祖減其袖,謂之半臂。今背子也。江淮之間,或曰綽子。士人競服,隋始制之也。今俗名搭護。」
2.金代許嫁的婦女所穿的套衣。《金史.卷四三.輿服志下》:「許嫁之女,則服綽子。製如婦人服,以紅或銀褐明金為之。對襟彩領,前齊拂地,後曳五寸餘。」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綽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