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臺灣海帽菌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臺灣海帽菌
英文名: Pileomyces formosanus
描述:
子囊果221-(231)-241 × 182-(234)-285微米,暗色,梨形,球狀至似球狀,埋生於基質中,或者突出,或完全表生,革質,有孔口,平滑。短頸部,無內生緣絲,子囊果壁15-(19)-24微米,暗色,單層,由少數層延長細胞組成。子囊98-(111)-128 × 27-(31)-37微米,單囊壁,寬棍狀,頂端厚並會折射光線,頂端有子囊孔,短柄,薄壁,8個孢子,不水解或半水解。有不規則形的鏈狀側絲。子囊孢子26-(30)-36 × 9-(10)-12微米,橢圓形,兩端近圓形,單分隔,透明,光滑,薄壁。附屬器最初覆蓋住子囊孢子的一端,漸漸從子囊孢子分開,形成一橢圓形片狀。
分布:
世界分布未知。臺灣分布於鶯歌石。
作者: 郭聖育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