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萁 - 教育百科
萁 |
|
- 部首 艸
- 部首外筆畫 8畫
- 總筆畫 12畫
- 漢語拼音 jīqí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qí |
解釋:
[名] 豆莖。《漢書.卷六六.楊敞傳》:「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萁。」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ī |
解釋:
[名] 一種草。似荻而細。《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上》:「𣝓弧萁服,實亡周國。」唐.顏師古.注:「服,盛箭者,即今之步叉也。萁,草,似荻而細,織之為服也。」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萁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注音: | ㄐㄧ #⑴ㄐㄧ ⑵ㄑㄧˊ |
正字: | 箕 |
異體字/附錄字內容: |
〔關鍵文獻〕 《隸辨.卷六.偏旁》。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萁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