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瀕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ㄕㄨㄟˇㄅㄧㄢㄖㄨˊ:「ㄏㄜˊㄅㄧㄣ」、「ㄏㄞˇㄅㄧㄣ」。
  2. ㄌㄧㄣˊㄐㄧㄣˋㄆㄛˋㄐㄧㄣˋㄖㄨˊ:「ㄅㄧㄣㄌㄧㄣˊ」、「ㄅㄧㄣㄨㄟ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瀕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īn
解釋:
  1. 水邊。
    【例】河瀕、江瀕
  2. 臨近、迫近。
    【例】瀕臨、瀕危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īn
解釋:
[名]
水邊。《墨子.尚賢下》:「是故昔者舜耕於歷山,陶於河瀕。」《漢書.卷八九.龔遂傳》:「海瀕遐遠,不霑聖化。」
[動]
臨近、迫近。如:「瀕臨」、「瀕危」、「西瀕印度洋」。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十二月,先府君即世,母哭瀕死者十餘次。」
注音:
漢語拼音: pín
解釋:
(一)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ㄅㄧㄣ

1. 水邊。《說文解字.瀕部》:「瀕,水崖。人所賓附,頻蹙不前而止。」《墨子.尚賢下》:「是故昔者舜耕於歷山,陶於河瀕。」《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龔遂》:「海瀕遐遠,不霑聖化。」

2. 臨近、迫近。如:「瀕臨」、「瀕危」。《宋史.卷三七三.列傳.張邵》:「邵負氣,遇事慷慨,常以功名自許,出使囚徙,屢瀕於死。」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十二月,先府君即世,母哭瀕死者十餘次。」

㈡ㄆㄧㄣˊ,ㄅㄧㄣ之又音。

注音: ㈠ㄅㄧㄣ ㈡(又音)ㄆㄧㄣ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瀕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