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衣不蔽體 - 教育百科
ˋ
ˋ
ˇ
  • 漢語拼音 yī bù bì t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變)
漢語拼音: yī bù bì tǐ (變) yī bú bì tǐ
解釋:
  1. 衣服破爛短少,遮蔽不住身體。形容極為窮困。
    【例】想不到災區的民眾衣不蔽體,生活條件這麼惡劣。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衣不蔽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ī bù bì tǐ
解釋:
衣服破爛短少,遮蔽不住身體。形容極為窮困。宋.洪邁《夷堅丁志.卷六.奢侈報》:「妻子衣不蔽體,每日求丐得百錢,僅能菜粥度日。」《隋唐演義》第四四回:「老兒見說,忙去喚這些婦女來,可憐個個衣不蔽體,餓得鳩形鵠面。」也作「衣不布體」、「衣不蓋體」、「衣不遮身」。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衣不蔽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