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流觴曲水 - 教育百科
ˊ
ˇ
  • 漢語拼音 liú shāng qū shu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ú shāng qū shuǐ
解釋:
古人依修禊的習俗,在每年陰曆的三月三日,在水邊盥洗,藉以驅邪。後來參加者坐在曲折環繞的水流旁,在上游放酒杯,任它順水流下,停在何處,則由某人取酒杯而飲。晉.王羲之〈蘭亭詩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流觴曲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