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琉璃草蟬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琉璃草蟬
英文名: Mogannia cyanea
描述:
本種體色接近黑色為有著金屬光澤的靛藍色,並有黑色短毛分佈。本種形態特徵為:1.頭部:頭部比前胸背板長。額唇基較同屬其他種類突出且覆蓋許多短毛。口器的喙管長,可至中足基節。2.胸部:前胸背板前段窄後段寬。前胸背板短於中胸背板。3.腹部:腹部背面隆起。雄蟬背瓣小,鼓膜露出,彎月狀的腹瓣小且不具金屬光澤。4.翅:本種有橘翅及黑翅兩種翅型。1.橘翅型:前翅由翅基至翅中央為紅褐或黑褐色斑紋(其翅脈為橘色或紅色),前翅其餘部分透明(翅脈為黑色)。後翅則整體透明。2.黑翅型:前翅翅基及翅脈都為黑色,後翅透明。另外,雄蟬尾節小,體長約13-15mm,前翅長約14-16mm。雌蟬腹部尾節膨大且產卵管略為伸出尾節,雌蟬體長約13-15mm,前翅長約15-16mm。
分布:
廣布於臺灣本島,如烏來、外雙溪、萬里、太平山、北埔、日月潭、埔里、南投、竹崎、阿里山、關仔嶺、甲仙及屏東等地皆有紀錄。除了臺灣亦分布於中國、印度與緬甸。
作者: 陳彥霖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