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貫穿點 - 教育百科
穿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reakthrough Point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環境污染物處理程序中填充塔(packed tower)或填充濾床(packed filter)單元(例如:活性碳吸附塔、離子交換床),在操作過程,填充塔內填充物質因污染物之化學或物理性作用 (例如:吸附、吸收或交換)而逐漸失去效用。隨操作時間之進行,污染物與填充物質的作用由入口逐漸移向出口,最後達到出口位置,此時出流之污染物濃度便急劇增加。若將出流濃度與時間變化繪圖,通常可得一S型曲線,稱之貫穿曲線 (breakthrough curve)。而曲線上出流污染物濃度達最大容許值之點稱為貫穿點。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貫穿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