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赤腹松柏根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赤腹松柏根
英文名: Oligodon ornatus
描述:
赤腹松柏根是一種小型的蛇類,最大全長可達60公分,短小圓胖的體型與小型的頭部,皆與赤背松柏根相似。頭頸部有3個倒V字型斑紋,第一個斑紋穿過兩眼,身體有一些黑色環帶,腹部中央有一條赤紅色的縱帶,在紅色縱帶兩側有黑色斑塊交錯排列。生殖狀況不詳。
分布:
赤腹松柏根主要分布於1500公尺以下地區,發現地點多在台灣中北部,南部偶有零星觀察紀錄,而東部尚未發現。此外,在中國南部地區也有發現。
作者: 王緒昂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Oligodon ornatus (Van Denburgh, 1909)
形態:
中、小型蛇,體長最大為80公分,頭部短小,頸部不明顯,頭背部有3條倒 “V”字形斑紋,身體有數個黑色環紋,部分環紋在體背處中斷,腹面中央的紅色縱線及兩側交錯的黑色斑紋是本種最明顯的特徵。
分布:
台灣及中國大陸中南部。
生態習性:
棲息於低海拔山區之林地,習性應與赤背忪柏根相近,日行性,以爬蟲類及鳥類的卵為食。卵生。
目:
有鱗目(Class Squmata)
亞目:
蛇亞目 (Suborder Serpentes)
科:
黃頜蛇科(Family Colubr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赤腹松柏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