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跌足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dié z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ié zú
解釋:
  1. 跺腳。常用來表示遺憾、生氣等情緒。
    【例】跌足嘆氣、跌足搥胸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跌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ié zú
解釋:
跺腳。《三國演義》第二四回:「田豐以杖擊地曰:『遭此難遇之時,乃以嬰兒之病,失此機會,大事去矣!可痛惜哉!』跌足長歎而出。」《文明小史》第一三回:「教士聽了制臺的話,看他甚為高興,制臺故意又連連跌足道:『國家平時患無人才,等到有了人才,又被這些不肖官吏任意凌虐。』」也作「跌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跌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