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黃背遁羚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Yellow-backed Duiker, Giant Duiker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Cephalophus silvicultor (Afzelius, 1815)
形態:
體色黑褐色,有大塊黃色臀斑,腿短、蹄尖、背弓,角向後延伸,前端常有叢毛遮住;頭軀幹長150~190公分,尾長18~20公分,肩高70~87公分,體重45~80公斤,角長11~21公分。
分布:
甘比亞到肯亞、安哥拉北部、尚比亞。
生態習性:
本屬動物英文俗稱duiker(遁羚)的由來是因為這類動物警覺性高,一旦遇警,便快速逃遁到密植被中躲藏,夜行性,視覺與聽覺佳,角有對抗敵人和對手等功能,食物以草、葉和果為主,有時也吃昆蟲,通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活動範圍2~15公頃,雌羚通常一年生1胎,懷孕期約120天,一胎1仔,出生時體重710~954公克,約2個月斷奶,圈養下壽命可達19年,由於會被捕殺作為食用,加上棲地縮減,數量減少,是〈華盛頓公約〉附錄二的物種。
綱: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目:
偶蹄目(Order Artiodactyla)
科:
牛科(Family Bov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黃背遁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