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白酒 - 教育百科
ˊ
ˇ
  • 漢語拼音 bái jiǔ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ái jiǔ
解釋:
1.釀造時間短而色濁的酒。《新唐書.卷二○一.文藝傳上.杜審言傳》:「令嘗饋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儒林外史》第三回:「當下眾鄰居有拿雞蛋來的,有拿白酒來的,也有背了斗米來的,也有捉兩隻雞來的。」
2.美酒的代稱。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詩:「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3.酒精含量高的蒸餾酒。性烈味香,以高粱、米、麥等釀製而成。通常指高粱酒而言。也稱為「白干」、「白乾」、「燒刀子」、「燒酒」。
4.白葡萄做的葡萄酒。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白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