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甘草 - 教育百科
ˇ
  • 漢語拼音 gān cǎo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ān cǎo
解釋:
  1. 植物名。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奇數羽狀複葉,藍紫色蝶形花。根與地下莖均可入藥,有益氣、瀉火、解毒等功用,味甘。
    【例】中醫開的藥方裡,往往會加些甘草,用以調和各種藥效。 △大苦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甘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ān cǎo
解釋:
植物名。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奇數羽狀複葉,小葉五至十七枚,總狀花序多花,花冠蝶形,藍紫色。莢果鐮形。根與地下莖均可入藥,有益氣、瀉火、解毒等功用,味甘,故稱為「甘草」。除藥用外,又可作為菸草、醬油等調味香料。也稱為「大苦」。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甘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甘草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甘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am-tshó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草本植物。奇數羽狀複葉,藍紫色蝶形花。根與地下莖都可以入藥,有益氣、瀉火、解毒等功用,味道甘甜。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甘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甘草 相關客家語 甘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