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香魚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xiāng y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āng yú
解釋:
動物名。脊椎動物硬骨魚綱鯡目香魚科。體為紡錘狀,略側扁,長一尺許,鱗細。背部蒼黑,腹部黃白,吻帶淡紅色。產於淡水中。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香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香魚
英文名: Plecoglossus altivelis altivelis
描述:
體延長,稍側扁,略呈紡錘狀。頭小。吻中長,向前傾斜,而形成吻鉤。口裂大;上頜末端有一枚向下彎曲成鉤狀的門齒,上下頜另具寬扁之板狀細齒。體被極細小之圓鱗,側線沿體側中央直走。背鰭位於身體的中央,起點在腹鰭起點稍前,在靠近尾柄處另有一小的脂鰭;胸鰭狹長;尾鰭分叉。體呈橄欖綠色,腹部為白色,新鮮魚體的胸鰭後方,有一個鮮黃色斑塊,當魚受到驚嚇或死亡時,黃色斑塊則會變得非常暗淡。
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域,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及臺灣均有產。臺灣原產於濁水溪以北及花蓮三棧溪以北的各溪流,其中以淡水河流域的香魚最為有名。但在1950年代後因為污染、棲地迫害及濫捕等原因,原生族群已遭滅絕,現在溪流中發現者,則是由日本所引入發眼卵而放流的。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