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遐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ㄧㄠˊㄩㄢˇㄖㄨˊ:「ㄒㄧㄚˊㄩˋ」、「ㄒㄧㄚˊㄈㄤ」。
  2. ㄒㄧㄚˊㄌㄧㄥˊㄓㄨˋㄖㄣˊㄔㄤˊㄕㄡˋ˙ㄉㄜㄩㄥˋㄩˇ
  3. ㄒㄧㄚˊㄌㄧㄢˊㄒㄧㄤˇㄏㄨㄢˋㄒㄧㄤˇㄖㄨˊ:「ㄊㄚㄋㄚˋㄧˋㄒㄧˊㄧˋㄊㄨˊㄅㄨˋㄇㄧㄥˊ˙ㄉㄜㄏㄨㄚˋㄧㄣˇㄖㄣˊㄒㄧㄚ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á
解釋:
  1. 遙遠。
    【例】遐邇、遐域
  2. 長久。
    【例】遐壽、遐年、遐齡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á
解釋:
[名]
遠方。《書經.太甲下》:「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
[動]
逝去、遠去。《文選.張衡.東京賦》:「俟閶風而西遐,致恭祀乎高祖。」
[形]
1.遙遠。如:「遐荒」、「遐國」。
2.長久、遠大。如:「遐壽」、「松鶴遐齡」。《詩經.小雅.天保》:「降爾遐福,維日不足。」唐.太宗〈九嵕山卜陵詔〉:「末代以來,明辟蓋寡,靡不矜黃屋之尊,慮白駒之過,並多拘忌,希慕遐年。」
[副]
1.遠、疏遠。如:「遐布」、「遐眺」、「遐棄」。
2.何、胡。通「胡」。《詩經.小雅.南山有臺》:「樂只君子,遐不眉壽。」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ia/hiâ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代] ] 那、那裡。
  2. 那裡
反義詞:
音讀: hia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副] ] 那麼。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