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口供 - 教育百科
ˇ
  • 漢語拼音 kǒu gō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ǒu gōng
解釋:
  1. 刑事訴訟關係人在受檢察官或治安機關訊問時,所說與案情有關的話。
    【例】警方根據犯人的口供,立刻逮捕到其他在逃的共犯。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口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關連字詞
相似詞: 供詞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ǒu gōng
解釋:
訴訟關係人受審時,與案情有關的陳述。《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向知縣取了和尚口供,叫上那鄰居來問。」《紅樓夢》第八六回:「初審口供,你是親見的,怎麼如今說沒有見?」也稱為「口詞」、「口語」。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口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háu-ki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訴訟關係人在被審問的時候,對案情的相關陳述。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口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口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