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雷擊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léi jí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éi jí
解釋:
  1. 雷電的襲擊。
    【例】為避免遭受雷擊,許多建築物都裝有避雷針。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雷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éi jí
解釋:
1.本指雷電的襲擊。帶電的雲,接近地面而放電,人畜、樹木、建築物為強大雷力所傷害或破壞。如:「那棟大樓自遭到雷擊後,已面目全非了。」
2.比喻誅殺或征伐猛烈如雷電襲擊。《三國志.卷四三.蜀書.張嶷傳》「輒有籌畫戰克之功」句下南朝宋.裴松之.注:「若終不從,大兵致誅,雷擊電下,雖追悔之,亦無益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雷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