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蘭嶼霉草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蘭嶼霉草
英文名: Sciaphila arfakiana
描述:
直立草本,深紫紅色,光滑。莖單一或具分枝,高約6-12公分,直徑0.3-0.5公厘。葉鱗片狀,長橢圓形,漸尖或銳尖,長約1公厘。花序頂生,總狀,直立,長約1-5公分,具5-30枚小花。花單性。苞片披針形,銳尖,長約1公厘。小花梗長(4-)7-9公厘,直立。雄花花被6枚,較大3枚和較小3枚互生,花被片長橢圓狀卵形,長約1.3公厘,先端具一有托葉的球狀突起,雄蕊(2-)3枚,藥隔延長形成一具溝的附屬物,長約1.3公厘;花藥4室。雌花花被6枚,多少等大,長橢圓形至三角形,銳尖,長約0.5公厘,先端不具附屬物。心皮約20-30枚,花柱近頂生,錐形,先端乳突狀,高於子房。果實直徑2公厘。種子長0.7公厘,先端圓形。
分布:
分布於密克尼西亞、玻里尼西亞西部、索羅門群島、馬來西亞。在臺灣分布於蘭嶼。
作者: 楊承瑞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