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百十 - 教育百科
ˇ
ˊ
  • 漢語拼音 bǎi shí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ǎi shí
解釋:
1.一百一十。唐.員半千〈大唐宗聖觀主銀青光祿大夫天水尹尊師碑〉:「由是奉敕修《玄元皇帝聖紀》一部,凡十卷,總百十篇。」
2.引申為一百多或多的概數。唐.韓愈〈論佛骨表〉:「百姓何人,豈合更惜身命,焚頂燒指,百十為群,解衣散錢。」宋.歐陽修〈別後奉寄聖俞二十五兄〉詩:「別離纔幾時,舊學廢百十。」《水滸傳》第二九回:「但是山東、河北客商們,都來那裡做買賣。有百十處大客店,三二十處賭坊、兌坊。」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百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