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騸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ㄇㄚˇ
  • 部首外筆畫 10
  • 總筆畫 20
  • 漢語拼音 shà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àn
解釋:
[動]
1.閹割牲畜、動物。《西遊記》第三九回:「點汙他不得,他是個騸了的獅子。」
2.截去主根,培植果樹。元.魯明善《農桑衣食撮要.卷上.騸諸色果木樹》:「樹芽未生之時,於根旁掘土,須要寬深,尋纂心釘地根截去,留四邊亂根勿動,卻用土覆蓋,築令實,則結果肥大,勝插接者,謂之騸樹。」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