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飧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ㄕˊ
  • 部首外筆畫 3
  • 總筆畫 12
  • 漢語拼音 sūn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ㄅㄣˇㄓˇㄨㄢˇㄈㄢˋㄧˋㄈㄢˋㄓˇㄈㄢˋㄕˊㄖㄨˊ:「ㄕㄟˊㄆㄢˊㄓㄨㄥㄙㄨㄣㄌㄧˋㄌㄧˋㄐㄧㄝㄒㄧㄣㄎㄨ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飧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ūn
解釋:
  1. 晚飯。
    【例】饔(ㄩㄥ)飧
  2. 煮熟的飯菜。
    【例】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唐.李紳〈憫農〉詩)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ūn
解釋:
[名]
1.晚飯。《孟子.滕文公上》:「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漢.趙岐.注:「朝曰饔,夕曰飧。」
2.煮熟的飯菜。如:「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3.便飯。《儀禮.聘禮》:「宰夫朝服設飧。」漢.鄭玄.注:「食不備禮曰飧。」
[動]
以水泡飯。《禮記.玉藻》:「君未覆手,不敢飧。」唐.孔穎達.正義:「飧謂用飲澆飯於器中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晚飯。《說文解字.食部》:「𩚏(飧),餔也。」《字彙.食部》:「飧,夕食也。」《孟子.滕文公上》:「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漢.趙岐.注:「朝曰饔,夕曰飧。」明.朱用純〈朱子治家格言〉:「雖饔飧不繼,亦有餘歡。」

2. 煮熟之飯菜。如:「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左傳.僖公二十五年》:「昔趙衰以壺飧從徑,餒而弗食。」唐.杜甫〈客至〉詩:「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祇舊醅。」

3. 便飯。《儀禮.聘禮》:「宰夫朝服設飧。」漢.鄭玄.注:「食不備禮曰飧。」

4. 以水泡飯。《玉篇.食部》:「飧,水和飯也。」漢.劉熙《釋名.釋飲食》:「飧,散也。投水於中解散也。」《禮記.玉藻》:「君未覆手,不敢飧。」唐.孔穎達.正義:「飧謂用飲澆飯於器中也。」

注音: ㄙㄨㄣ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飧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暗飯暗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