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髭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嘴脣上邊的短鬚。
    【例】髭鬚、鬍髭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嘴脣上邊的短鬚。《玉篇.髟部》:「髭,口上須。」如:「髭鬚」、「鬍髭」。五代十國南唐.李煜〈病中感懷〉詩:「夜鼎唯煎藥,朝髭半染霜。」
[形]
毛髮直豎張散的樣子。參見「髭髭著」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嘴上之短鬚。如:「髭鬚」、「鬍髭」。《釋名.釋形體》:「口上曰髭。」《玉篇.髟部》:「髭,口上須。」五代十國南唐.李煜〈病中感懷〉詩:「夜鼎唯煎藥,朝髭半染霜。」《初刻拍案驚奇》卷五:「面如傅粉,脣若塗硃,下頦上真個一根髭鬚也不曾生,且是標緻。」
  2. 毛髮直豎張散貌。「髭髭著」:毛髮張散貌。如:「他好些天沒刮臉了,鬍子髭髭著,怪怕人的。」
注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髭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