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達伯刺尾鬣蜥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abb Mastigure, Dabb Spiny-tailed Lizard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Uromastyx acanthinurus (Bell, 1825)
形態:
頭大且與頸部區分明顯,身體肥壯,體背為黑色及赭紅色相互間雜,尾粗且肥大,其上鱗片為刺狀且呈環狀排列,全長最大可達40公分。
分布:
北非及西奈半島。
生態習性:
卵生地棲型蜥蜴,喜於撒哈拉沙漠多岩石且植背稀疏的地區活動,白天較熱時都躲在岩洞或地底下休息,只有晨昏時才會到地面上活動;雜食性,雖然主要是以植物之葉子為食,但偶爾也會吃大型昆蟲,當遇到危險時會馬上躲回洞中,並將多刺的尾朝外,形成特別之防禦姿勢,倘若這樣還無效時,牠還會用力的擺動尾巴,雌體一次可產5~17顆卵。
目:
有鱗目(Class Squmata)
亞目:
蜥蜴亞目(Suborder Lacertilia)
科:
舊大陸鬣蜥科(Family Agamidae),Agamids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達伯刺尾鬣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