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櫛鱗斑鮃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櫛鱗斑鮃
英文名: Pseudorhombus ctenosquamis
描述:
體長卵圓形; 兩眼均在左側;兩眼間具狹小骨脊,上眼稍較下眼稍前,上眼前方有凹陷。頭中型。口稍大;上頜延伸至下眼後下方,但未達後部邊緣,由背鰭起點至後鼻孔的直線切過上頜骨中部;上下頜齒大而疏,為大犬齒狀。鰓耙適長、堅硬且具鋸齒,呈櫛狀,第一鰓弓鰓耙數4+10。鱗中型,背鰭與臀鰭鰭條均被鱗,眼側被櫛鱗,盲側被圓鱗;左右側均具側線,鱗數85。背鰭起點在鼻孔前緣上方,軟條數78;臀鰭軟條數59;胸鰭短於頭長;尾鰭楔形。體淡褐色,體有許多小暗點,無大眼斑;盲側灰白色。其分類地位尚需再確認。
分布:
僅分布於台灣的西南部海域。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