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鐮臂絲帆鰺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oosterfish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Nematistius pectovalis (Gill, 1862)
形態:
本種魚體側扁;具小圓鱗,沿側線的不規則鱗約有120~130行,沿側線無稜鱗;第一背鰭具7細長棘,一般位於溝槽中;第二背鰭有1鰭棘及25~28軟條;臀鰭棘3,且未與鰭的其餘部分分離,軟條約15~17。具獨特之耳鰾連接,即鰾通過基枕骨的孔進入顱骨而與內耳連接;具腹椎骨10,尾椎骨14。
分布:
熱帶東太平洋。台灣無。
生態習性:
於近岸之淺海區域活動,經常於近岸之沙地或礫石地的木樁區,幼魚有時會出現於淺海潮池中。
利用:
為加利福尼亞至秘魯最普通的一種遊釣魚。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目: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首目: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亞目: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系: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科:
絲帆魚科(Family Nematistiidae)
上科: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鐮臂絲帆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