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礦工符號(洪瑞麟) - 教育百科
礦 | |
工 | |
符 | |
號 | |
( | |
洪 | |
瑞 | |
麟 | |
) |
作品1
解釋: | 對於人體動作的抽象化,洪瑞麟極早就有嘗試。這種嘗試雖然沒有使洪瑞麟走上抽象畫之途,卻明顯因為這樣的經驗使他在以後的創作中常常利用背光的方法去突顯人物剪影式的動作。此作以墨筆表現礦工的各種姿態,簡潔而有趣。 |
作者名稱: | 洪瑞麟 |
作品年份: | 1954 |
作品尺寸: | 27 x 39 公分 |
作品媒材: | 來源未標註 |
圖片: | |
資料來源: | 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系視覺素養網_礦工符號(洪瑞麟)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作品2
解釋: | 洪瑞麟的「礦工符號」畫有一部分可以用他從中國傳統書法中取得的經驗,使畫面在實與虛之間有極好的互動,留白的部分也特別有空間感。礦工符號的一類作品當然也有一部分來自後期馬諦斯的人物變形及剪紙的練習。 |
作者名稱: | 洪瑞麟 |
作品年份: | 1954 |
作品尺寸: | 20 x 27 公分 |
作品媒材: | 紙‧水墨 |
圖片: | |
資料來源: | 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系視覺素養網_礦工符號(洪瑞麟)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