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三八 - 教育百科
sān bā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ān bā
解釋:
1.每月的初八、十八、二十八日。宋.樓鑰《北行日錄》卷上:「相國寺如故,每月亦以三八日開寺。」
2.罵人頭腦不清、行為乖張、不正經。如:「康樂股長辦活動時,為了炒熱氣氛而愛搞怪,常被大家笑罵為三八。」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三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相關資料連結
釋義:
相似詞: 【刺額】
對應華語: 三八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三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am-pat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傻氣、不正經。形容女性有點傻氣、粗野或言行舉止違悖常理、不正經。
    例如:三八人 sam-pat lâng(傻氣不正經的人)。
同義詞: 八珍、三八氣
反義詞: 正經、大端、端莊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三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八珍三八三八氣 相關客家語 三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