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冰河期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ce Age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冰河期是地球重要氣候特徵之一,為地球歷史的重要分期依據。當大陸冰川向赤道擴散時,造成陸地,尤其是溫帶地區溫度的降低。最近的一次冰河期結束於約一萬年前的更新世晚期,有四次冰帽到達西北歐北緯52度及北美洲北緯45度的地區的紀錄。隨著冰川位置的改變以及整個氣候的變化,一些主要的氣候帶縮小而朝赤道方向移動,目前地球則是處於間冰期。
  冰河期的起因不甚明確,米蘭柯維志(Milankovitch)認為冰河期的產生是由於地球軌道與地球本身的傾角週期性變化所造成。但不管何種學說,都認為冰河期的產生與太陽有關。在地球歷史中曾有多次的冰河期出現,先寒武紀就有十五次的冰河期,出現在當時的勞亞大陸及岡瓦那大陸。石炭紀時有更多的冰河期出現,結果造成整個南半球為冰川所覆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冰河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