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標識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biāo zh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iāo zhì
解釋:
1.表明特徵的記號。三國魏.嵇康〈聲無哀樂論〉:「五方殊俗,同事異號,舉一名以為標識耳。」《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把盛油的桶兒,一面大大寫個『秦』字,一面寫『汴梁』二字,將油桶做個標識,使人一覽而知。」
2.標明、顯明。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駕幸臨水殿觀爭標錫宴》:「預以紅旗插於水中,標識地分遠近。」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標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似詞 標記、標誌、標幟、記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