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殘酷劇場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ruelty, Theatre of
作者: 謝庭芝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戲劇名詞。法國劇作家安東尼亞陶(Antonin Artaud, 1896-1949)的理論,在1930年代他以自創的戲劇實踐這個理論。他認為演員與觀眾應該是「透過火燄般的訊息,成為釘在樁上被火焚燒的受難者。」意思是指戲劇的演出應該透過極端、而且非傳統的表演特色,致力於迫使觀眾去思考現存的殘忍與野蠻的行為。最著名的殘酷劇場的作品是彼得懷斯(Peter Weiss, 1916-1982)的《在薩德侯爵的導演之下,由夏亨頓精神病院病人演出的尚保羅.馬哈被迫害和刺殺的故事》(The Persecution and Assassination of Jean-Paul Marat As Performed by the Inmates of the Asylum of Charenton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Marquis de Sade, 1962),通常簡稱為《馬哈.薩德》(Marat/Sade)。
參照:
AVANT-GARDE,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殘酷劇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