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消乏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xiāo fá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āo fá
解釋:
1.消耗、折損。《水滸傳》第六回:「在先他的父親是本寺檀越。如今消乏了家私,近日好生狼狽。」也作「銷乏」。
2.短少、欠缺。《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他們還得忒不像樣,教老身在主人家面前,如何告得許多消乏?」
3.貧窮、拮据。《警世通言.卷七.陳可常端陽仙花》:「你欠了女兒身價錢,沒處措辦時,好言好語,告個消乏。」
4.疲憊、疲倦。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只你那夾被兒時當奮發,指頭兒告了消乏。」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消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