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狼瘡 - 教育百科
ˊ
láng chuā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áng chuāng
解釋:
  1. 由結核桿菌引起的皮膚病。通常分為紅斑性狼瘡與尋常性狼瘡。多發生於顏面,症狀是由大小不同,比皮層稍隆起的紅斑集合而成,逐漸增大而潰爛,有黏膜液。嚴重者易出現關節腫痛、神經系統、心臟等方面的併發症。
    【例】狼瘡即使痊癒,也有復發的可能,患者不得掉以輕心。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狼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áng chuāng
解釋:
病名。通常分為紅斑性狼瘡與尋常性狼瘡。多發生於顏面,症狀是由大小不同,比皮層稍隆起的紅斑集合而成,逐漸增大而潰爛,有黏膜液。嚴重者易出現關節腫痛、神經系統、心臟等方面的併發症。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狼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