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色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ㄙㄜˋ
  • 部首外筆畫 0
  • 總筆畫 6
  • 漢語拼音 [一]shǎi[二]sè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ㄧㄢˊㄙㄜˋㄖㄨˊ:「ㄙㄜˋㄘㄞˇ」、「ㄨˇㄧㄢˊㄌㄧㄡˋㄙㄜˋ」、「ㄨˇㄍㄨㄤㄕˊㄙㄜˋ」、「ㄏㄨㄚㄙㄜˋㄒㄧㄢㄧㄢˋ」。
  2. ㄅㄧㄠˇㄑㄧㄥˊㄕㄣˊㄑㄧㄥˊㄖㄨˊ:「ㄇㄧㄢˋㄙㄜˋ」、「ㄅㄨˊㄉㄨㄥˋㄕㄥㄙㄜˋ」、「ㄏㄜˊㄧㄢˊㄩㄝˋㄙㄜˋ」、「ㄇㄧㄢˋㄅㄨˋㄍㄞˇㄙㄜˋ」、「ㄔㄚˊㄧㄢˊㄍㄨㄢㄙㄜˋ」。
  3. ㄓˇㄋㄩˇㄗˇㄇㄟˇㄇㄠˋㄖㄨˊ:「ㄇㄟˇㄙㄜˋ」、「ㄙㄜˋㄧˋ」、「ㄏㄠˋㄙㄜˋ」。
  4. ㄒㄧㄥˋㄩˋㄑㄧㄥˊㄩˋㄖㄨˊ:「ㄙㄜˋㄑㄧㄥˊ」。
  5. ㄆㄧㄣˇㄓˊㄔㄥˊㄈㄣˋㄉㄨㄛㄓˇㄐㄧㄣㄧㄣˊㄦˊㄧㄢˊㄖㄨˊ:「ㄗㄨˊㄙㄜˋ」、「ㄔㄥˊㄙㄜˋ」。
  6. ㄐㄧㄥˇㄒㄧㄤˋㄖㄨˊ:「ㄇㄨˋㄙㄜˋㄕㄣㄔㄣˊ」、「ㄐㄧㄥˇㄙㄜˋㄧˊㄖㄣˊ」。
  7. ㄓㄨㄥˇㄌㄟˋㄕˋㄧㄤˋㄖㄨˊ:「ㄏㄨㄛˋㄙㄜˋㄑㄧˊㄑㄩㄢˊ」、「ㄒㄧㄥˊㄒㄧㄥˊㄙㄜˋㄙㄜˋ」、「ㄏㄨㄚㄙㄜˋㄈㄢˊㄉㄨㄛ」。
  8. ㄨㄞˋㄗㄞˋㄒㄧㄥˊㄒㄧㄤˋㄖㄨˊ:「ㄙㄜˋㄎㄨㄥ」。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色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物體表面的光彩。
    【例】顏色、色彩、五顏六色
  2. 表情、臉色。
    【例】神色、不動聲色、和顏悅色
  3. 景象、情景。
    【例】夜色、秋色、暮色
  4. 種類、式樣。
    【例】貨色、花色
  5. 性慾、情慾。
    【例】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
  6. 品質、成分。多指金銀而言。
    【例】音色、成色、九九足色
  7. 容顏、容貌。
    【例】絕色、姿色
注音:
漢語拼音: shǎi
解釋:
  1. →色子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物體表面的色彩。如:「五顏六色」、「五光十色」、「花色鮮豔」。
2.面容、神情。如:「不動聲色」、「和顏悅色」、「面不改色」、「察言觀色」。
3.女色,容貌美麗的婦女。《論語.季氏》:「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唐.白居易〈長恨歌〉:「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4.景象。如:「暮色深沉」、「景色宜人」。
5.種類、式樣。如:「貨色齊全」、「形形色色」、「花色繁多」。
6.品質、成分。多指金銀而言。如:「成色」、「足色」。
7.性慾、情慾。如:「色情」、「桃色糾紛」。《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
8.二一四部首之一。
[動]
1.生氣發怒,改變臉色。《戰國策.韓策二》:「怒於室者色於市,今公叔怨齊,無奈何也。」
2.訪求。如:「物色」。
注音:
漢語拼音: shǎi
解釋:
(一)[名]1.之語音。
注音:
漢語拼音: shè
解釋:
[名]
俗稱性慾衝動。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ik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顏色。
  2. [[名] ] 顯現於臉上的健康或情緒表徵。
  3. [[名] ] 景象。
  4. [[名] ] 指美麗的容貌。
  5. [[名] ] 情慾。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