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葭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ā
解釋:
  1. 初生的蘆葦。
  2. 樂器名。似笛的管樂器。通「笳」。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ā
解釋:
[名]
1.蘆葦。或特指初生的蘆葦。《說文解字.艸部》:「葭,葦之未秀者。」《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宋.文同〈晚至村家〉詩:「深葭繞澗牛散臥,積麥滿場雞亂飛。」
2.樂器名,吹管樂器。通「笳」。漢.張衡〈西京賦〉:「發引和,校鳴葭,奏淮南,度陽阿。」參見「胡笳」條。
3.姓。如漢代有葭眾。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