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藩籬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fán lí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án lí
解釋:
  1. 用木柴、竹子等編成屏蔽的圍牆,引申指用來保護防衛的屏障。
    【例】四面環海的地理條件成為島國的天然藩籬。
  2. 範圍、邊界。
    【例】和善的態度有助於打破人與人之間的藩籬。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藩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án lí
解釋:
1.用柴竹編成屏蔽的圍牆,引申為保護防衛。漢.賈誼〈過秦論下〉:「楚師深入,戰于鴻門,曾無藩籬之固。」晉.陸機〈辯亡論上〉:「城地無藩籬之固,山川無阜之勢。」
2.範圍、邊界。漢.賈誼〈過秦論上〉:「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也作「籓籬」。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藩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