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鈀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ㄐㄧㄣ
  • 部首外筆畫 4
  • 總筆畫 12
  • 漢語拼音 bābǎ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古時一種兵車。《說文解字.金部》:「鈀,兵車也。」
2.武器名。狀似耙,有柄。《西遊記》第一九回:「那怪真個舉起鈀,著氣力築將來。」也稱為「釘耙」。
3.一種農具。同「耙」。
[動]
扒、掘。元.無名氏《來生債》第一折:「你都來做甚麼?怎麼鈀我的門限?說著也不聽,你還鈀哩!鈀出我的銀子來了!」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palladium,Pd)化學元素。原子序46。色白如銀,可製合金,與鉑同產,因熔點較鉑低,故從白金礦中提取。可作為氫化反應的觸媒。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